去年曾在無名相簿加鎖功能出包、Think before you post認為,使用者不要太相信網路空間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慘絕人寰之Flickr圖被自動刪除事件,其實還是一樣的道理,我想網路資料要自行備份,隱私資料不要放上網路空間,這兩個觀念應該要像紅綠燈一樣成為基本常識才對。
但是在資料的保存上,其實個人電腦設備也不是完全穩當的,先不論檔案格式的讀取與相容性問題,最常使用的硬碟、光碟、記憶卡、隨身碟這些電子儲存媒體,也是有使用年限,十年前存在1.44MB軟碟片的資料現在很多都讀不到了,我買過的硬碟從40MB->345MB->1.2GB->4.3GB->20GB->40GB->80GB,前面四顆都已經忘了什麼時後壽終正寢了,大學時的所有文件幾乎都隨著硬碟升天了,現在市面銷售的硬碟容量對很多人來說是大到用不完,所以與其買大容量的硬碟,不如買兩顆硬碟,把資料同時備份在兩顆硬碟才是最保險的方法,在辦公室有些同事把文件資料夾都放在硬碟D槽,不知道是不是電腦公司教的,雖然對電腦效能可能有一點點的改善,但是硬碟掛點時還是一樣完蛋的,因為C、D槽都是同一顆硬碟。
目前分類:Web 2.0 筆記 (39)
- Jan 08 Tue 2008 12:47
網路資料備份的重要性
- Jul 10 Tue 2007 23:29
不負責任評論:Buboo是會紅的Web 2.0概念網站
鄉親啊,近來網路越來越多變,原本有人說這是Web 2.0,由於用的人多,我覺得也能表達網路不斷變化進步的概念,但是現在有些人亂喊Web 3.0,相信以後這種人會越來越多,我就覺得看不下去了,如果不能一直Web 2.0下去,那我寧可使用的是「Web beta」或「Web-ing」,也就是目前只是現在進行式的網路測試版,有位陳豐偉醫師(南方電子報的創辦人)多年前曾出過一本書「網路不斷革命論」,書名還蠻符合這樣的概念的。
在一堆Web 2.0概念的網站中,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Flickr(相片分享網站)、del.icio.us(網頁書籤分享網站)是我覺得比較最具指標性的網站,不過這些網站也已經紅好一陣子了,前不久,發現網路上有些人在討論twitter這個網站,目前的定位,算是一個能透過網頁、手機簡訊或MSN和其他即時通訊等方式,來紀錄發表文章的微型網誌,當然,有提供RSS Feed這個重要功能,(我一直認為沒有RSS Feed的網站根本不能叫做Web 2.0概念網站,例如Yahoo知識+)這幾天又發現,台灣已經有了類似功能的網站Buboo,才剛推出,而且資料能同步跟twitter,由於twitter網站應該也是今年才啟用,所以我想繁體中文版的Buboo這麼快的推出,只要網站負載量能跟使用人數與時俱進,那很有機會在這一塊領域吃下很大一片市場,就像I'm Vlog、無名相簿、HemiDemi共享書籤這些在台灣大者恆大的網站,其實這也不是台灣這些網站比YouTube、Flickr、del.icio.us、twitter更好用,純粹是語言上的優勢。
twitter跟Buboo我都才剛試用,我沒有什麼國際友人,所以就直接選Buboo了,台灣的網站開發技術我想應該真的是世界頂尖,好用的網站,都能開發出功能類似的平台,也一樣可以免費使用,我覺得Buboo會是個好用的網站,因為跟MSN結合,平常就有使用MSN的人,拿來記每日消費的流水帳、名言、看過的電影、行事備忘錄或雜七雜八都很好用,比登入Blog管理平台寫網誌實在方便太多了,所以結論就是Buboo是會紅的Web 2.0概念網站,有興趣的就試用看看吧。
我的Buboo網頁:http://buboo.tw/morgivan
- Jul 01 Sun 2007 21:01
Google Maps開始支援台灣地址搜尋
Google 地圖
在網路上看到Google Maps支援台灣地址搜尋了,目前使用上似乎還有些問題,搜尋商店似乎也找不到什麼店(我找嘉義市的),我想未來會陸續克服吧,如果商店資訊和路線規劃的功能完備了,大概會成為最主要的台灣地圖網站,我以前都是用 http://map.yam.com.tw ,Google Maps的地圖操作介面真的便利多了,但是之前不能直接打關鍵字或地址找出地點,也無法規劃路線,所以我也很少用。
Google Maps還有很多應用方式,例如這個網站:台灣美女地理雜誌,不過我想未來還是在旅遊這個主題上比較可能會出現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
- Apr 16 Mon 2007 18:38
令我囧rz的無名小站
- Apr 14 Sat 2007 22:08
無名相簿加鎖功能出包
就有這麼巧的事, 結果昨天才剛在網路上看到「Think Before You Post」這個短片有感而發,認為使用者不要太相信網路空間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今天就看到這則無名相簿加鎖功能出包,導致許多未公開的相簿變成了公開的,昨天那篇真是佛心來的,可惜這個Blog毫無流量可言,本人也從不保證這個Blog所提供資訊內容的可信度,應該是沒有機會拯救到半位無名災民,不過還是呼籲大家,只想給少數親友分享的內容,放到網路空間前請三思,要E-mail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傳送時,也請小心,這類風險,絕對大於使用者在「知名」、「大型」又「有信譽」的購物網站使用信用卡線上消費。
- Apr 13 Fri 2007 12:31
Think before you post
THINK BEFORE YOU POST. 在Google Video上看到的一個短片,現在的網路世界就是這樣,越是聳動隱私的檔案,被複製的速度越快,所以我個人認為私人檔案還是不要放到網路空間比較好,另外就是,任何時候要E-mail或MSN送檔案出去前,自己先好好想清楚,特別是熬夜精神不濟時,小心別把要送的檔案或要收件的人搞錯了。有的相片分享網站,強調管理方便,隨處可得,這種行銷手法讓一些人覺得把相片檔案放在網路相簿空間,好像還比存在自己的硬碟裡還好,我覺得還是把自己的硬碟重要資料定期備份才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 Dec 24 Sun 2006 16:28
線上測驗測試自己是左派或右派
在維基百科對左派、右派的定義(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7%A6%E6%B4%BE&variant=zh-tw)發現了一個測驗自己是左派或右派的網頁(網址:http://youpai.org/compass/),我自己測驗了兩次,得分是屬於政治左傾(-17分和-19分),經濟右傾(9分和1分),分數都不算太高,只能算是稍微左傾,還稱不上是左派吧。第一次測驗完後,我才發現這個網站的名稱是「右派網」,第二次測驗分數更左傾可能是自己潛意識防範題目裡有右派思維的陷阱,測驗的結果跟我對自己的認知差不多,其實看電影就知道了,我覺得像「V怪客」是部政治左派的電影,「替天行盜」是部經濟左派的電影,麥可摩爾和他的「華氏911」是極端左派,至於右派電影,好萊塢多的是。
由於從Flickr網站或用Firefox+Performancing套件直接張貼文章到樂多日誌的功能,可能因為樂多主機移機後故障了,要登入Blog管理後台發表文章的感覺不太方便(是我太懶了),以後應該很少會再上來做更新了。
- Nov 26 Sun 2006 16:43
再度試用Firefox -- 真的更好用了!
前不久Firefox 第二屆 Top 15 票選活動 結果出爐了
其實我已經不用Firefox很久了, 當時的試用心得可以看:http://blog.roodo.com/morgivan/archives/1265474.html,沒繼續用主要原因是我覺得PCMan 2004 Combo這個小程式就夠用了,Firefox不支援telnet,分頁瀏覽沒有PCMan順手,但是PCMan也不是全無缺點,有的java script不支援,例如我常用的 add to del.icio.us 或 sub with Bloglines,一定要開IE才能用,當然,Firefox許多強大的擴充套件功能PCMan也都沒有,例如用同文堂讓繁簡網頁可以轉換,讓閱讀簡體字網站輕鬆許多,Performancing套件能支援樂多讓Firefox直接有「Blog this」的效果(使用心得可參考:http://blog.roodo.com/morgivan/archives/1442741.html),讓我根本不用進入樂多的管理介面就能Post文章。
今年Firefox票選的最佳擴充套件中,令我意外的原來Firefox已經有擴充套件支援telnet,分頁瀏覽也有人寫出功能更強的擴充套件,這些票選出來的前十五名擴充套件,讓我對使用Firefox又有了興趣,我把我的Firefox安裝了以下的套件:
- IE Tab:可以直接在 Firefox 分頁中以內嵌的 IE 引擎,瀏覽 IE Only 的網頁
- 同文堂:能把網頁上的簡體字轉為繁體(或繁體轉簡體)
- FlashGot:讓Flashget等續傳下載軟體可以支援Firefox
- Right Encoding:讓Firefox也有像IE按右鍵選擇網頁編碼(語系)的功能
- Tab Mix Plus (TMP) :強大的分頁瀏覽加強功能,解決原本Firefox內建開新分頁一定會跳到新分頁,不能停留在原來分頁的問題(PCMan點選連結時可以停留在原來分頁)
- ScrapBook:提供完整的擷取網頁功能
- Show Image:讓Firefox也有像IE按右鍵選擇顯示圖片的功能
- PCMan Plug-in:讓Firefox 能直接於分頁連上 BBS,也就是支援telnet功能
- ForecastFox:讓Firefox 的狀態列上可以顯示最近幾天的天氣預報,台灣各縣市應該都有
加了上述的這些套件,我覺得Firefox的功能性及個人化選項變得更強了,這些套件對我來說都是蠻實用的,而可以直接在 Firefox 以內嵌 IE 引擎方式瀏覽,的確是No.1的設計,我想我以後應該會從PCMan跳到Firefox的使用族群吧。
Firefox前不久剛推出2.0版,不過這些票選出來的最佳套件,還有很多不支援2.0版,所以我還是繼續使用舊的1.5版,畢竟這些套件才是Firefox會好用的原因。
- Nov 13 Mon 2006 12:42
E-mail訂閱部落格內容
- 這個E-mail訂閱功能是使用國外網站Feedburner的免費服務,將我的網站每天所更新的內容用像電子報的方式發送給訂閱者。
- 訂閱方式與一般的「電子報」一樣非常簡單,在上方輸入你的E-mail後,依照Feedburner指示輸入驗證碼,再到你輸入的E-mail信箱裡點選Feedburner確認信中的連結即可完成E-mail訂閱。
- Feedburner網站會在每天早上六點E-mail我的網站更新的內容,如果我的網站沒有任何更新內容就不會寄送E-mail。
- E-mail內容包括我的Blog文章、我的Flickr網站的圖片、我的del.icio.us網站的網摘。
- E-mail內容最後有提供取消訂閱的功能。
- 如果對於訂閱方式有任何問題,請在下方回應給我,謝謝。
- Nov 12 Sun 2006 12:00
訂閱RSS Feed的方法
隨著Internet Explorer 7.0的推出,RSS Feed訂閱成為IE內建的功能,相信會有更多人開始利用這個改變瀏覽模式的技術,但Internet Explorer 7.0並非訂閱RSS Feed的唯一選擇,在Internet Explorer 7.0發表之前,就已經開發出許多非常不錯的RSS Feed Reader或RSS Feed訂閱方式了,在此整理一下訂閱RSS Feed的方法。
很多人都會逛一些自己好友的部落格,大部份的部落格都提供RSS Feed訂閱服務,以我的Blog為例
網址A是我的Blog網址是:http://blog.roodo.com/morgivan
網址B是我的Blog的RSS Feed是:http://blog.roodo.com/morgivan/rss.xml
其他更複雜的說明先省略
網址A是用來看的,網址B是用來訂閱的
用以下以下幾種方法訂閱網址B以後,網址A有內容更新時就會知道,平時就不用連到網址A看有沒有更新了。
如果你常上的部落格有十個,只要訂閱這十個部落格的網址B,也就是RSS Feed,你就能知道那個部落格有更新,那個沒有,不用再連去那十個部落格一個一個看。
訂閱網址B,也就是RSS Feed的方法有很多種,各有優缺點,我也沒有每個都試過,所以無法一一介紹,但無論是下面那一種方式,都會比連去十個網站的網址A去看有沒有更新內容來的方便省時。
閱讀RSS Feed的方法:
- 瀏覽器內建閱覽器(Browser)
- FireFox
要安裝Sage這個擴充套件後才可以訂閱RSS Feed,我使用過後的感覺並不方便。 - Internet Exlporer 7.0
- FireFox
- 線上閱覽器(Web-based RSS Reader)
- 專用閱覽器程式(RSS Reader Program)
- GreatNews
GreatNews是我使用過幾個RSS Reader程式後覺得比較好用的。
- GreatNews
- 即時通(Instant Messenger Robot)
上網站提供自己的Skype或MSN Live Messenger,以及要訂閱的RSS Feed,當網頁更新時,Skype或MSN Live Messenger就會發出訊息,通知網頁更新,再上網頁去看內容。
- Skype
- MSN Live Messenger
- E-mail
- FeedBurner
這個網站讓Blog的作者可以提供一個使用者E-mail訂閱的網頁,當作者網站內容更新,會將更新內容E-mail給訂閱者。 - R|Mail
這個網站提供使用者訂閱作者的RSS Feed,使用者上這個網站將自己的E-mail和想訂閱的RSS Feed輸入後,網頁更新時就能收到E-mail通知,與前者FeedBurner不同在於FeedBurner是RSS Feed擁有者(Blog作者)有使用這個網站的功能,使用者才可以E-mail訂閱,R|Mail則是使用者自己就可以選擇要E-mail訂閱任何網頁的RSS Feed。 - Firefox ThunderBird
其實只是另外一個RSS Reader的程式,只是這個程式的主要功能是跟Outlook Express一樣,用於收發信,但同時加入了訂閱RSS Feed的功能。
- FeedBurner
參考內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RSS&variant=zh-tw
- Nov 10 Fri 2006 21:12
創意網站讓你用Skype訂閱RSS
Jinn's Tech Blog:Anothr --- 用Skype訂閱RSS - Yam 樂多日誌
我一直覺得 RSS 才是改變WEB瀏覽模式的關鍵技術,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看不出利用 RSS Feed 閱讀網頁方式的人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我自己是使用Bloglines這個網站訂閱RSS Feed的, 現在發現Anothr這個網站有個創意新方法, 利用一般人會常駐的Skype程式來做RSS Feed Update更新通知, 就是讓有提供 RSS Feed 的網頁更新時, Skype會送出訊息通知你可以上這個網頁看更新的內容, 我覺得這是個很具創意的設計, 顛覆了原本比較像是在上網收E-mail的 RSS Feed閱讀模式, 而讓使用者維持用瀏覽器去瀏覽原本的網站, 這麼一來, 使用者就只要在Skype 通知有更新時, 才去連結這個有提供RSS Feed的網站或部落格就好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沒有使用RSS Feed訂閱的功能, 而是用IE在閒暇時去逛逛常去的Blog, 有時候逛的Blog可能已經更新很多內容了, 有時候可能都沒更新, 不過現在透過Anothr這個網站, 就可以直接利用Skype來幫忙使用者檢查網頁有沒有更新了, 只要網頁提供RSS Feed, 就能透過Skype這個Instant Messenger達到類似 RSS Feed訂閱的效果, 這個網址:http://blog.roodo.com/jinnsblog/archives/2434682.html有使用教學.
我想使用Skype的人跟使用RSS Feed訂閱的人一樣不多, 所以這個網站的標的使用者是有限的, 但是這個idea我相信同樣能用在微軟的MSN Messenger上, MSN Messenger 原本就有藉由點選好友名片連結MSN Spaces最新更新的陽春功能, 如果MSN Messenger能夠加上 RSS Feed Update Notifier的功能, 相信對於RSS Feed的推廣將有很強的效果吧! 真希望獨佔市場的微軟能夠將RSS的功能發揚光大呀!
- Jul 21 Fri 2006 06:19
拍拍手! Yam Blog 樂多日誌支援記事分類的RSS FEED了!
我不得不讚賞樂多日誌的工作團隊,樂多一直以來,提供的功能都算實在,今天發現樂多竟然已經提供記事分類的RSS Feed了,這對於我這種只使用Bloglines(網址:http://www.bloglines.com/)來閱讀Blog的人來說實在是很有用的功能,以往因為某些Blog主題太廣泛所以不想訂閱該Blog,現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的Blog Service Provider不願意提供RSS Feed,或將Blog RSS Feed做為可取消的選項,或許只是為了讓使用者因為沒有辦法訂閱RSS Feed,只好常上該Blog,藉此增加網站點閱率吧。或許台灣使用RSS Feed Reader的使用者比較少,各家BSP對於提供RSS Feed 這檔事似乎也是蠻隨便的,樂多是目前台灣少數(或唯一)願意提供記事分類RSS Feed的BSP。
我的Blog首頁右邊的Sidebar,最後一個欄位就是我用Bloglines訂閱的RSS Feed,總共有一百多個Feeds(我自己朋友設定為隱藏不顯示),如果要去一個一個點閱這些網站看有沒有新文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用Bloglines Web RSS Reader,不需要上Yahoo!奇摩新聞網站,就可以取得每天所有的新聞標題,跟使用Web Mail收信的介面很類似,比直接上Yahoo!奇摩新聞網站瀏覽的方式方便多了。
- Jun 03 Sat 2006 12:27
PCHome 沒有提供RSS FEED還敢說是Web 2.0 !?
剛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對於 PCHome推出的 Portal 2.0 的使用心得,老實說雖然PCHome很有種的說他們是第一個推出Web 2.0服務的網站,但是我對於他們的服務一點都不抱希望,所以只是上去稍微瀏覽一下而已,其中只有Photo 2.0的外觀看起來還可以,不過看了這篇使用心得果然還是功能一點都沒長進的服務,照片竟然要用一張一張點選上傳的方式,真是太遜了,果然只看外表真是不能盡信。
也是看了這篇文章,才注意到,這些服務竟然都沒有提供RSS Feed!
PCHome,不是在網站加個tag的技術就叫Web 2.0好不好,沒那個技術和思維,就不要亂搞Web 2.0的概念!
BTW, Potral 2.0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明日報」呢? 相信PCHome對於砍掉不會賺錢的網站應該是毫不手軟吧。
- Jun 03 Sat 2006 08:04
PCHome推出第一個有 tag 概念的中文相片網站
曾經跟朋友談「tag」的概念
我以最簡單的例子「showgirl」說明 tag 概念的優點
如果一個人的相簿裡有非常多的各類照片,包括有showgirl 風景照 和生活照
這些照片加起了可能有好幾十個網路資料夾那麼多
如果這個相片網站有使用 tag 的概念
那麼就可以很容易把這個人tag為 showgirl 的資料夾給全部 show 出來
而不用一個一個去打開個別的資料夾了
在網路上曾看過有人說台灣可能會使用tag來為相簿分類的人不多
因為大家停留在相簿資料夾的觀念
我朋友認為這其中還有中文的問題
像「showgirl」大家想到的中文tag名稱可能就不一樣
這麼一來 search 上就會比較困難了
PChome Online 的相片網站應該是台灣第一個使用 tag 的相片網站
跟 Flickr 網站的設計看起來蠻類似的,不過我沒實際使用過
再過一陣子,可以看看熱門標籤會是那些,會不會有 tag 重複的問題
目前因為使用量不大,所以 tag 重複問題比較明顯
例如我看到首頁的今日標籤裡面,「攝影展」、「攝影」、「攝影作品」其實都算是重複的tag
Yam Blog樂多日誌跟 MyShare@URL 對於 tag 概念的策略有類似的地方
就是第一層目錄需使用系統內定的關鍵字
第二層目錄則讓使用者自行定義
Yam Blog樂多日誌在第二層目錄不能使用多個關鍵字,所以很難說是 tag 的概念
- May 31 Wed 2006 19:51
PCHome Online搞的出什麼Web 2.0的新把戲?
新聞網址:web 2.0入口網站 明在台開張 - Yahoo!奇摩新聞
PCHome Online對我惟一的用處就是購物網站的價格和規格說明還有點參考價值,但是我根本不會想把PCHome Online當成入口網站,或是使用任何他的服務,PCHome Online的服務品質,實在是「罄竹難書」,網站上到處都是礙眼到讓人使用時產生不便的廣告,網站首頁的廣告內容有的看起來就像是色情廣告毫無控管,每天數十封PCHome Online自己發出的垃圾廣告信灌進會員E-mail信箱(我申請後發現如此就沒再使用過了),三不五時就出現錯誤標價的購物網站,雖然他們有會員人數的優勢,也可能有技術上的優勢,不過以這樣的服務精神,我想說不定還會搞臭Web 2.0的概念呢。雖然PCHome Online搶先在台灣推出一些新概念的網站,不過沒做好會員服務這一環,只想著把這些網站跟電子商務和廣告收入做結合的話,過不久也是會被其他網站趕過去的啦。
- May 11 Thu 2006 22:36
博客來提供RSS Feed了!
訂閱網址:博客來網路書店
有使用RSS Reader的人,才能感受到用RSS Feed訂閱跟E-mail訂閱的不同,不用再提供自己的E-mail信箱,不同的RSS Feed就有不同的資料夾,不會因為信箱裡湧入一大堆沒有分類的電子報,結果最後重要或不重要的都沒看,要找舊的電子報也很麻煩,台灣比較知名的購物網站,博客來應該是第一個開始提供RSS Feed的吧。
之前使用GreatNews這個RSS Reader,不過我發現即使GreatNews在所有的RSS Reader裡算是程式非常小,執行速度非常快的,但我用的256K/64K ADSL實在不夠力,GreatNews連線去抓訂閱頻道時很慢,所以我改用Bloglines這個Web-based的RSS Reader了,這樣就沒有更新RSS Feed過慢而且佔掉網路頻寬的問題了,台灣,目前似乎仍然沒有提供這類服務的網站,應該是技術和使用人口不夠多的考量吧。
- May 09 Tue 2006 22:17
談智邦的MyShare@URL網摘
原文網址:陳豐偉的 Xoops 愛玩站 - 網摘是一種創作 - [網路] - 文章分類
相較於HEMiDEMi,智邦的MyShare@URL,更容易引起部落格原創作者的反感,商業網站是智邦生活館網站的原罪,若非如此,我想這類的網站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應該都沒有認何智慧財產權上的問題,就像是Kuro或EZPeer,一走上收費,不管是使用者,或是創作者,不爽的就很多。
智邦找一些國內知名部落格作者來當網摘師,也是與HEMiDEMi(或國外如del.icio.us的書籤網站)不一樣的分享概念,陳豐偉這個網頁提出網摘是一種創作,我並不完全認同,因為網摘師大多是單純摘錄網址,而較缺少後續的個人評論或迴響。社會書籤網站應該是屬於類似Wiki的共同創作分享的概念,如果少數人摘的權力被過份突顯,那就只是個人網站的一種延伸吧。
我使用del.icio.us網站,曾有幾次摘錄覺得不錯的英文網頁,有時會發現這個網頁在del.icio.us網站有兩三百人同時摘錄,這種使用感覺,跟使用智邦MyShare@URL是不太一樣的,我感覺實際在使用智邦MyShare@URL做網摘的人並不多,但是去看那些網摘師摘的文章的人應該很多吧。
- Apr 28 Fri 2006 11:00
del.icio.us play tagger MP3播放測試
網站:http://del.icio.us/help/playtagger
利用del.icio.us網站的 play tagger功能,在html文件中任何位置加入下面一行html語言敘述
即可使網頁上原本的 MP3 連結可以直接點選播放,並且也可以順便將網址加入自己的del.icio.us。
測試:
專輯:鬥鬧熱《河》賴和音樂專輯
河 (MP3連結引自鬥鬧熱部落格,網址:http://blog.roodo.com/laiho/)
測試結果:
- mp3限定,其他wmv,wma檔都不能用
- 如果放mp3的網站流量太小,播放會lag,斷斷續續的
- 其實跟html的語法差不多,感覺比較好看一點,但語法可以產生播放bar,有時也有需要(可調整音量大小及播放時間),所以還是看使用者所希望呈現的效果再決定用那個語法吧
- InternetExplorer好像play tagger出不來,不過放在sidebar的自由欄位就可以的樣子....
- Apr 27 Thu 2006 09:49
國內wiki網站列表
這個網站有搜集目前國內wiki網站的列表
網址:http://wiki.planetoid.info/index.php/WikiWiki
新發現有一個是:紀錄片公園Wiki
首頁就有近期有關於紀錄片的活動訊息
- Apr 25 Tue 2006 11:30
使用Wiki概念的購物網站:http://shopwiki.com/
上網購物的人很多,購物網站商機無限,可是台灣的購物網站所使用的技術我覺得是進步緩慢(而且很喜歡濫發購物電子報),我相信國外一定有人開始在搞用Wiki概念和RSS News Feed概念的購物網站,不過我很少血拼敗家,所以沒需要也沒上網找過,今天在自己訂閱的Lifehacker的News Feed裡發現了這篇:ShopWiki product reviews - Lifehacker,趕快連過去看看,果然跟自己所想像的一個 Web 2.0概念的購物網站功能非常類似,我以往上網查價用的都是Yahoo!奇摩購物通和Yahoo!奇摩拍賣,試了兩款入門型的數位相機Sony DSC-W50和Canon A700,這三個購物搜尋引擎的結果如下(其實應該用更貴的商品,才看的出差價的程度,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