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五六年前買的Compaq Presario 1700原本用WIN98SE還蠻順的,改用WINXP後,因為只有192 MB RAM,跑起來變得非常慢,今年又被家裡的笨貓扯到電源線從桌上摔到地上,後來就常常當機,重灌WINXP還是一樣用沒多久就死當,想想如果拿去修,還要再買舊型的RAM升級跑WINXP才夠力,而且還要買新電池,由於現在低階筆電價格約三萬左右,放棄這台直接買新機還比較划算。
基於上一台筆電的經驗,我現在覺得買筆電最大的考量就是要攜帶方便,原本只想買三萬元左右的入門機種,但這個價位的筆電機種大多跟我舊的Compaq Presario 1700很像,我覺得帶出門都太重太大了,剛好有個朋友買了PCHome上特價的IBM ThinkPad X32,只要$29990,十二吋LCD,不到二公斤,很符合我的需求,不過X32的後續機種X60也出一陣子了,PCHome特價$37900,但不是網路上大家覺得規格上比較漂亮的 X60 A78,而是PCHome「獨家」的規格 X60 AE7,與 A78 的差別在於CPU、硬碟和藍芽,在考慮是否要購買PCHome上的 X60 AE7 時,正好看到PTT上有人發起學購,X60 A78的規格,但是不附Windows作業系統,有512MB Kingston DDR 677 RAM、IBM 原廠小滑鼠、多一個變壓器、背包、內建無線網卡換成Atheros,發票價$41000,我覺得價格和贈品內容更吸引我,就跟著進場了。
購買的過程其實並不是很順利,因為我在嘉義,而賣方是台北101聯想旗艦店,交貨的時間也有延誤,從我通知對方要購買,到實際收到筆電的時間大約二個禮拜,不過這應該是團購常會發生的問題,而且這個團購發起了一個多月後我才加入的,其他人應該都等得更久。
IBM X60沒有內建光碟機,由於現在外接光碟機、硬碟或隨身碟都非常方便,而且新機種都支援USB開機,我覺得沒有內建光碟機反而更好,筆電又更小更輕一些。
由於沒有附作業系統,所以一定要有外接光碟機安裝Recovery CD,在我決定要買X60後我就有點後悔當初為了省錢,沒買外接型的BENQ 164B DVD燒錄機,不過既然都已經買了BENQ 1640,秉持著省錢的原則,我買了一條只要$399的USB2.0 to IDE外接線,連外接盒的錢都省了,反正我覺得外接盒的原理其實是跟外接線一樣的,不過上店家看到的USB2.0 to IDE外接線都是不知名品牌,畢竟是便宜貨沒大公司要做,但是這條線對資料傳輸影響可大了,也會影響燒錄品質,最後在WonGo這個購物網站,在站長測試報告說BenQ 1640可抓到並可上8X的保證下,決定買了他站上的「SOHOUSB EASY IDE - USB2.0 TO IDE 超高相容性連接線」(網址:http://www.wongo.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32)。後來用四倍速燒DVD沒問題,更高倍速就不想試了,能用就好。
IBM ThinkPad 的小紅點比一般筆電的觸控板好用多了,我的習慣是能用鍵盤熱鍵就儘量不去用滑鼠,用過ThinkPad R50e發現竟然沒有Windows快捷鍵(左Ctrl跟Alt中間那個鍵),實在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設計鍵盤,還好X60有,再加上小紅點,真的是不太需用到外接滑鼠。
用了一個多月,對於X60非常滿意,很幸運這台LCD沒有亮點,外接光碟機的確是比較麻煩,但是使用光碟機機會非常少,筆電的速度比家裡的桌機(Celeron 2.2G + 512MB RAM)還快,鍵盤也好打,有左側一個右側兩個共三個USB插孔,即使是肥胖型的USB隨身碟也不會因此需要拔掉外接USB滑鼠,可以同時插上USB隨身碟、滑鼠和外接CD-ROM,內建SD卡、紅外線跟藍芽,不過我沒有相關電子產品,這三樣全部都沒試用過...
要說有覺得可再加強的地方的話,變壓器電源是插在筆電右側而非後端感覺有點奇怪,4 cell電池效力大約兩個多小時而已(雖然有8 cell電池...),我還希望能再薄一點(已經夠小台但仍有點厚度),基本上都不算是缺點,是值得一敗的好機,其實如果預算有限,買X32應該就夠用了,不過X32現在連PCHome也都沒賣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