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雄鄉在全省309個鄉鎮中並不算是非常聞名的,或許以歷史及發展的角度來看,民雄鄉都不及臨近的新港鄉及嘉義市,但這並不代表民雄鄉就是個沒有特色的地方,其實,各個鄉鎮,只要細心觀察,都可發現一些獨有的特色,而這些特色是沒有任何地方能取代的。細心觀察民雄鄉,可以發現其實民雄鄉的觀光潛力一點也不輸新港鄉或嘉義市,例如嘉義酒廠、民雄鬼屋、中廣電台民雄分台、大士爺祭典等都是全台獨一無二、很具看頭的地方。
- 舊名打貓的由來
很多人都知道民雄舊名打貓,但是卻不一定知道為什麼會叫做打貓,以及為什麼打貓會變成現在的民雄,舊名叫做打貓,是因為民雄鄉曾是原住民平埔族中洪安雅族打貓 (Taneaw) 社所居住的地方,不過他們的居住範圍,大約是中樂村、西安村、福權村一帶,並非整個民雄地區,目前民雄鄉除了遺留有一些與平埔族跡有關的地名如番仔村以外,打貓社已經被漢人同化,不復存在。日據時期,日本官吏認為打貓之地名不雅馴,乃改為與日語近音的民雄 (Tamio),台灣光復後則繼續沿用。
地方特產:黑龍蔭油、鳳梨、金桔
地方夜市:中正大夜市,位於國立中正大學大門口對面
地方景點:
- 大士爺廟(三級古蹟)
地址:民雄鄉中樂村中樂路81號
台灣的大士爺廟非常稀少,因此大士爺祭典也非常獨特少見,民國86年還登上全國文藝季舞台,大士爺廟創建於清朝乾隆九年。廟宇曾經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三月十七日之丙午大地震時坍塌,於光緒卅四年重建,復於民國十二年及十九年兩次,由民雄鄉民鳩金重修。主祀觀音大士,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一日至廿三日舉辦大士爺祭典。
大士爺的傳說有很多種,有一說是清朝嘉慶君遊台,曾於打貓筆架山說:「豎筆架出帝王,倒筆架出大士」。語畢,有一大士現身跪謝聖恩,乃尊其名曰大士爺,並建廟以祀之。
另一說是清初民雄鄉的居民大都由福建、廣東移民至此,當時由於醫療設施不夠完善,開始流行瘟疫,許多居民求醫無門,因溫疫而死亡的移民越來越多,鄉民便舉行祭典,以求平安。因此,便有傳說大士爺為觀音大士顯靈的化身,特來驅除溫疫,保佑鄉民。
大士爺祭典的由來還另有一說是當初鄉民係於清初由大陸福建、廣東二省移民而來,初時常有地域觀念,往往為細事而發生械鬥,乾隆時代尤烈,雙方死傷甚眾,事後協議乃以普渡方式,舉行祭典超渡亡魂。
- 劉家古樓(民雄鬼屋)
地址:民雄鄉興中村義橋
著名的民雄鬼屋,傳聞從前的宅主與婢女私通,夫人怒而將婢女殺死埋於水井中。也有傳聞曾有一批部隊借住在此,士兵晚上本是睡直的,白天醒來就會變橫的;晚上衛兵看到有黑影而開槍,卻什麼都沒打中,諸如此類的傳說非常多,雖然未經證實,但卻讓民雄鬼屋的名氣在台不斷上升。
目前的屋主,亦為創建者的後代劉永裕則表示那些故事都是虛構,他們家族是因經商而改居他處,並非鬧鬼的關係,在二戰時盟軍空襲炸毀部份屋板,因無人居住故未整修而荒廢至今。
- 國家廣播文物館(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30分至4點(星期六、日休館,需事先預約)
地址: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74號
票價:免費參觀(如需導覽服務,每位參訪者收費20元,團體40人以上另有優待)
電話:05-2262016
網址:http://www.cbs.org.tw/ms/index.htm
中央廣播電臺民雄分臺成立於民國廿九年日據時代(昭和十三年),當年日本政府為了南進政策的軍事及心戰用途以三年時間籌設,原名「民雄放送局」。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分臺設備由政府委託中國廣播公司接管,後來政府為加強對大陸廣播,於民國四十一年以中美合作方式成立「北民工程處」進行「北民計劃」,建立臺灣第一套微波傳送系統,民國四十三年五月廿日正式對中國大陸華中地區廣播。
設備完善的民雄電臺,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央電臺的中波主力之一,所發的電波,晚間可深入大陸河南、四川等地,不過,由於門禁森嚴,始終蒙上一層神祕面紗,直到1998年,中央電臺與中廣海外部合併,並改組成為財團法人機構,決定於八月憲兵撤離後開放外界參觀,外界才得以有機會一窺其神祕面貌。
- 嘉義酒類文物館(嘉義酒廠)
地址:民雄鄉民雄工業區中山路4號
電話:05-2215721
開放時間:08:00-17:45
嘉義酒廠是金門高粱酒的發源地,已有八十年以上的歷史,位於民雄的新廠於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十五日正式開放酒類文物館,目前已儼然成為嘉義地區觀光新據點,不但假日吸引人潮,就連平日也有一輛輛滿載遊客的遊覽車前往參觀。
酒類文物館有廠史展示區及文物展示區,有難得見的釀酒機器、古今酒器展、影片介紹、釀酒過程,並免費供應品酒,酒廠歷史資料的整理及文物的蒐集非常多,由裡到外這座酒類文物館都與酒脫不了關係。
- 嘉南鴕鳥牧場
地址:嘉義縣621民雄鄉虎尾寮52號(省道台一線旁)
電話:05-2063676
網址:http://www.gor.com.tw/
嘉南鴕鳥牧場是國內第一家取得種鴕鳥輸入許可的公司,由溪口鄉民劉文龍與朋友一起籌設的,為配合周休二日制,創設的嘉南鴕鳥牧場,除了以飼養鴕鳥為主,並兼具觀光休閒功能之外,牧場內還有販賣從外國進口的冷凍鴕鳥肉。
嘉南鴕鳥牧場內設養殖區、展示場、孵化場、休閒區、販賣部,展示場主要展示鴕鳥的相關產品,包括鴕鳥皮所製成的皮包、皮鞋、皮夾、皮帶、羽毛電腦刷等。販賣部則出售鴕鳥肉。牧場目前擁有種鴕鳥、雛鳥200餘隻,平日開放免費參觀。
- 羅記民雄肉包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1段171號
電話:05-2262320
民雄肉包店是民國五十年間,由張金治開業,她所研製的民雄肉包,三十多年來肉餡材料大致維持竹筍、香菇、豬肉和高級醬油不變,只有蛋黃這一項,因目前的經營者羅文聰考慮到現代人體內的膽固醇過多,而予以拾棄不用。民雄肉包於民國八十七年因為道路拓寬,而搬到目前距離原店面五十公尺旁的地方,從前「民雄肉包」的店面,由於幾十年來都廿四小時不必打烊,店門變成了佔空間的累贅,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不知不覺間被丟棄了,因而,一般客人遂略去「民雄肉包」而不名,乾脆叫它「那家無門仔」。
參考資料
新港文教基金會史蹟研究組,1997,《打貓的故鄉》,嘉義縣立文化中心、民雄鄉公所。
楊萌芽,1993,《民雄鄉志》,民雄鄉公所。
嘉義縣觀光旅遊網:http://www.tbocc.gov.tw/
嘉南鴕鳥牧場:http://www.gor.com.tw/
國家廣播文物館:http://www.cbs.org.tw/ms/index.htm
(本文寫於1999年)
留言列表